6.自主招生只允許有“硬件”的考生報考嗎?無“硬件”考生就沒有機會參加自主招生嗎?
答:自主招生高校一方面會明確提出自己報考條件規(guī)定的相關“硬件”條款,同時也會提出“具有某一自主招生專業(yè)相關的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并能提供相應證明材料”。西安交大、蘭州大學、華南理工等高校對考生的單科排名或分值也提出要求。考生不一定非要有“硬件”才能通過自招初審,如果對自身的學科特長或創(chuàng)新潛質能夠深入挖掘,提出有力的證明材料也有通過初審的可能。比如考生報考某一高校的軟件專業(yè),可以提供自己的程序設計作品;報考建筑專業(yè),可以將自己對空間感知的突出能力、對結構藝術的特殊表現(xiàn)力通過圖片、文字材料、設計草圖等形式進行證明?傊,你如果是塊金子,就很難隱藏你的光芒,只要有突出的特長和潛質,一定能找出相應的證明材料,相信高校是慧眼識人的。
7.達到了高校某一自招條件后就一定能過初審嗎?
答:考生研讀高校的自主招生簡章發(fā)現(xiàn)有符合自身的“硬件”條件,比如,考生有奧賽的二等獎證書,恰巧高校有相應的明確條款,僅一次一條,一定能過高校的初審嗎?答案是否定的。第一,因為高校審查考生的資料一定綜合評估和判斷。比如考生雖有二等獎證書,但成績很差,高校會通過大數據比對,判斷考生的學習能力,如果預估出考生即便拿到高校的最大降分分值,也無法達到高校的錄取線,高校也會做出初審不通過的決定。當然,不只是關注成績,高校會綜合考慮她所需要關注的所有材料對考生做出判斷。第二,看當年的報名人數。報名人數多競爭就激烈,條件就會提高,比如說去年西安交通大學單憑某一學科的競賽二等獎就很難通過初審,反之,報名人數少競爭壓力就小,達到報名條件后通過初審的概率就高。
8.自主招生高校報考有數量限制嗎?
答:是的,高校為招收到“用情專一”的考生,降低自主測試的缺考率,一般會對報考數量做出限定,大多數限定三所,如山大、廈大、電子科大等;也有的限報一所,如中國石油大學(華東)、西北工業(yè)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也有“大氣”的高校限定10所,上海財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
9.僅限報一所的高校還值得報考嗎?
答:限報一所的同學同樣值得報考。高校提出限報一所,就是希望招收到符合自身要求,又對高校“情有獨鐘”的考生,高校投入巨大人力物力精力組織自主招生的選拔,如果考有更多選擇,勢必造成缺考率的增加,因此高校提出限報一所,寧缺勿濫,值得理解。
同時,因為限報,參與報考的人數會大大減少,從而,會大提高考生的初審和測試通過率,競爭力度會小很多。另外,高校的測試基本是在同一天進行,即便通過多所,也只能測試一所。
10.高校報考數量和專業(yè)數量的限制信息從哪能看到?
答:考生和家長往往提出疑問,聽說自主高校報考數量有限制,簡章里沒有交待呀!相關信息是在自主招生報名系統(tǒng)中“志愿管理”部分呈獻。當考生點擊志愿信息,選擇填報學校后,系統(tǒng)會彈出相關說明,如北京交通大學“報名時間:2017-03-1309:00:00至2017-03-2412:00:00;北京交通大學最多允許填報1個報名類型;“普通自主”類型要求考生的報考學?倲挡荒艹^3個;允許填報的專業(yè)類別總數至少1個,最多1個;允許填報專業(yè)總數最少1個,最多1個;允許每個專業(yè)類別下可選專業(yè)數最少1個,最多1個。”
11.考生所獲得的獎項內容一定要和自主招生的報考專業(yè)方向對應嗎?
答:不一定。有的對應專業(yè)大類或專業(yè),如山東大學。也有的不做限制,如西安交通大學規(guī)定“數學、物理獲獎,數學或物理單科成績優(yōu)秀”可報考理科各專業(yè)。
12.自招高校的選擇應該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答:自主招生高校的選擇也是個系統(tǒng)而復雜的過程。應綜合考慮多種因素:
。1)是否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選擇一所心儀的自招高?赡苡幸磺l理由,但自身沒有一個條件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所有的理由都會變得蒼白無力,所以符合高校的基本條件應該是第一位的。
。2)是否有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很少有高校會將所有的專業(yè)都納入到自主招生之中,大多高校往往拿出極少的特色專業(yè)名額放入自招,而更多的是相對弱勢專業(yè)。自主招生一旦報考了高校的某類或某個專業(yè),高考填報志愿時不得更改,否則降分無效,乞求入學半年或一年后轉專業(yè),那必須是有難度的,所以,在選擇階段,如果沒有自己心儀的專業(yè),完全可以成為放棄的理由。 3/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