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建筑大學以新生入學教育為契機,通過密切家校溝通、加強心理指導、廣泛開展朋輩互助等系列舉措,著力加強新生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新生心理適應,努力培育新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
密切家校合作,形成育人合力。學校重視家校合作,每年新生入學開展“家長課堂”,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以健康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影響學生。2020年9月新生入學當天,學校面向新生及家長通過“云課堂”的形式開展“心理健康第一課”,內容涵蓋疫情常態(tài)化防控形勢下如何做好心理調適、家長如何與學生溝通等方面。新生及家長3000余人參與線上學習和交流互動,對于增進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關注,促進家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協(xié)同協(xié)作、同向同行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學校通過拍攝校園心理劇的形式,直觀呈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倡導家長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共同為學生身心健康保駕護航。學校拍攝的《black to colorful》曾獲得全國校園心理劇大賽二等獎。
加強心理指導,培養(yǎng)積極心態(tài)。新生入學后,學校通過開放視頻課程、發(fā)放圖文資料、開展個別咨詢等多種途徑,增強心理教育覆蓋面,加強思想引領與心理疏導,滿足不同學生成長需要。學校為新生量身定制“建大心印象”網(wǎng)絡視頻課程,內容涵蓋心理中心簡介、宿舍關系、學習適應、情緒掌控、情感教育、生涯規(guī)劃等六大專題,助力新生全面適應大學生活;為新生發(fā)放《我的心晴日記——新生入學適應手冊》、《疫期及疫后心理健康指導手冊》等兼具科學性與趣味性的心理知識枕邊書,培養(yǎng)新生積極心態(tài);開通“智慧建大”APP心理咨詢預約服務, 通過《揭開心理咨詢神秘的面紗》在線講座,引導新生正確認識咨詢,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求助。
開展同伴互助,營造活力氛圍。學校以“心晴空間”學生自助成長平臺為依托,發(fā)揮學生自我教育功能,開展同伴教育。開展“秒懂心理學”、“我的心晴說”等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用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引領學生積極心態(tài)建設。在新生入學教育工作中,從高年級學生群體中選拔“心晴使者”,開展以“團隊精神”為主題的班級團體心理訓練,努力營造團結活潑、積極樂觀的班級文化氛圍,增強新生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新生的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活動開展以來,近千名學生參加訓練,學生在歡樂氣氛中融入集體。商學院財務202班的高夢瑤同學說:“團體心理訓練點燃了同學們的熱情,活動中我們相互配合,融入集體,讓我們真實感受了‘我們是一家人’的溫暖,更切身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
提升專業(yè)水平,全面服務學生。學校通過開展系列培訓不斷加強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能力。開學初期邀請山東省精神衛(wèi)生中心主任醫(yī)師、山東大學碩士生導師張敬懸教授作題為《常見心理問題的調適——ACT的理念》,增強輔導員識別心理問題的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性和專業(yè)性;同時幫助輔導員進行自我心理調適,保持健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狀態(tài)。學校組織輔導員開展全覆蓋談心談話,深入了解學生思想動態(tài)和學習、生活狀況,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疏導情緒、化解憂慮,解決實際困難,保障學生心理健康與生命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