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秉承“德藝雙修 盡善盡美”院訓,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進多元文化音樂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體系,著力培養(yǎng)更多能勝任音樂教育、音樂表演、文化傳承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思路
學院以育人為根本,樹立音樂文化育人的大格局、大思政、大藝術意識,以文化人,以藝育人,助力學校高質量發(fā)展。學院在“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下,創(chuàng)新實施混合式教學探索,建構師生同教、同研、同創(chuàng)、同演的“四同”多域育人教學新模式。學院重視多元實踐平臺的打造,將課程思政元素和中華優(yōu)秀文化融入音樂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學院承辦國家藝術基金2020年度資助項目——“合唱組曲《畢業(yè)季》”結項音樂會,項目組曲以“青春、夢想、畢業(yè)季”為主題,以大學生活的點滴細節(jié)為主線,以詩意的文學表達和多聲部合唱為表現(xiàn)手段,以致敬青春無悔奮斗的情懷為內涵,加強音樂專業(yè)辦學水平與公共美育建設。舉辦“融媒體時代高校專業(yè)音樂教育研究”結題音樂會,立足高校專業(yè)音樂教學,圍繞“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知識共融”理念,將高校專業(yè)音樂教學融入“融媒體”框架,提升學生演唱水平和藝術實踐能力。
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課程
學院把教學質量視為立院之本,著力推進多元音樂文化課程建設,推進課程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突出示范引領作用,形成多元文化音樂課程建設示范體系,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課堂教學。
學院以“重塑、重構、重設、重建、重融”作為建設思路,明確“以教促學、以學促練”目標,結合線上線下課程教學,以“專業(yè)知識、藝術實踐、情感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綜合評價為指引,全面創(chuàng)新《中國古詩詞歌曲鑒賞》《音樂分析學》等課程,積極弘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啟迪學生藝術鑒賞思維。
學院將眾多優(yōu)秀非遺文化引進課堂,合力打造藝術精品,構建“非遺文化傳承與美育、思政教育結合,產學研用一體化保障”的音樂文化育人機制。舉辦《樂舞中華》主題系列匯報演出之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課堂系列活動——巴東“撒葉兒嗬”,邀請非遺傳承人現(xiàn)場講解并示范巴東“撒葉兒嗬”的音樂題材、節(jié)奏形態(tài),讓學生感受巴東“撒葉兒嗬”的珍貴價值,增強學生保護、傳承非遺文化的意識。
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實踐
學院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實踐,為學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實踐體驗,激發(fā)學生的多元音樂潛能。重點建設實習實踐基地,拓展學生實習實踐空間,先后與華中農業(yè)大學附屬學校、光谷實驗小學等學校共建實習實踐基地,讓學生將多元文化音樂教育成果運用到實際教學中。與社區(qū)深入合作,受邀開展惠民文藝演出,以琵琶重奏的形式重新編排歌曲《劉三姐》,讓聽眾深切感受壯族人民的樸實生活。
學院先后舉辦“樂頌華章”器樂教研室教學成果音樂會、“樂舞中華”迎新年晚會暨原創(chuàng)作品精品展、“侗族大歌音樂會”等活動,充分展現(xiàn)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與和諧并存。
學院以賽促教、以演促學,不斷提升“教研創(chuàng)演”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遴選優(yōu)秀學生參演“中國民歌大會”“全國大中學文藝匯演”等文藝晚會、文藝巡演20余次。在“桃李杯”“荷花獎”“金編鐘”等大型專業(yè)賽事中獲得佳績。
創(chuàng)新多元音樂文化教學氛圍
學院用優(yōu)秀音樂藝術作品,沁潤師生心田,營造具有“民大”特色的多元音樂文化教學氛圍。邀請多所兄弟院校專家教師,以“琴箏樂江城”為主題,組織“加強藝術交流、普及國樂推廣”座談,并舉辦專場音樂會,搭建校際交流的高雅藝術平臺,用高質量、高水平的音樂會展示國樂作品。
學院扎實推進“三全育人”工作,豐富校園文化生活。舉辦“弘揚五四精神,朗誦時代經典”詩歌朗誦大賽,采用鋼琴、古箏、琵琶等樂器進行伴奏,將朗誦經典與專業(yè)實踐融合在一起,使朗誦方式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用藝術表現(xiàn)方式追尋紅色足跡歷程,深植愛國主義精神。開展聲樂教師專場音樂會,將藝術教育與愛國愛校愛院情懷有機融合,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創(chuàng)新多元音樂文化教學隊伍
學院注重提高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及教學水平,多措并舉推動教師隊伍建設,聘請多位知名教育家、藝術家為特聘、兼職教授,不定期邀請音樂家來學院交流講學,逐步構建一支思路新、能力強的多元音樂文化教學隊伍。
學院堅持“舞臺促進教學,實踐檢驗教學”理念,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升級青年教師公開課,全面開啟美在音舞——美育系列教學展示活動,以教學和研討的方式實現(xiàn)教學的共享交流,落實“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打造“兩性一度”美育金課。
學院積極鼓勵和引導教師開展各項科研工作,召開國家社科基金、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申報動員系列培訓講座,切實提升學院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等不同方向的科研項目申報數(shù)量,提高立項率,切實把做好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yǎng)、學科建設以及提升科研核心競爭力等結合起來。目前,多個項目獲批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國家藝術基金小型劇(節(jié))和創(chuàng)作資助項目等項目立項。(程 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