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城鎮(zhèn)中心小學是高青縣首批生本課堂教學特色農村學校,走出了一條優(yōu)化教育資源、實現(xiàn)生本教育發(fā)展的特色辦學之路。該校的生本特色課堂教學享譽省內外,省內外多所學校先后到我校參觀學習。
打造多元育人文化,生本觀念深入人心。學校把學生培養(yǎng)成學校管理的主人,徹底將教師“解放”。課堂課下隨處可見學生忙碌的身影。課堂上小老師在講臺上神采飛揚;課下小主人們在參與學校管理,紀律管理、學生組織特色活動,忙的不亦樂乎! 實行鄉(xiāng)村少年宮活動教師學生人人參與制度,全校建成可供培訓、活動的各類活動室20多個,開設了文學欣賞、經典誦讀、剪紙、航模、船模、書畫、器樂、舞蹈、球類、繩鍵類、田徑等多個少年宮活動團隊。
落實“生本”課堂,課堂教學更有效。生本課堂已扎根教師心中,教師作業(yè)、聽評課常規(guī)檢查扎實有效,保障了教師教學質量的提升,有效促進了我校教師高效課堂的深化。到目前為止,實現(xiàn)了教師人人“生本教育課堂”的目標。充分利用好每周的學科教研活動日,將教學改革中遇到的細小問題梳理成“微專題”進行研究。聘縣內外名師專家舉辦理論講座,深入推進“五步教學法”,重視當堂達標環(huán)節(jié)的落實,突出“堂堂清”原則。狠抓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利用縣教育局“空中同步課堂”的優(yōu)勢,抓好學生充分的自主學習和高效的小組合作學習。
發(fā)揮班級文化團隊優(yōu)勢,德育管理更完善。以班級為主陣地,組建了班級管理團隊,確保了班級管理工作扎實有效。貫徹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以良好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為重點,在學生中開展了路隊管理、無聲就餐等為主要內月的“爭做文明學生”養(yǎng)成教育活動。要求學生“把飯吃好、把書讀好、把路走好”。到目前,學生路隊上放學已成常態(tài),“無聲就餐”已成習慣。開展學生宣誓活動,從學習和生活的細節(jié)做起,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加強班級管理,加大檢查、監(jiān)督力度,增進各班級競爭意識,積極支持、鼓勵班級開展富有特色的班級活動。通過路隊展示活動,展示了班級的風采!廣泛開展了各種德育活動,促進班級德育工作的深入開展,利用節(jié)日紀念日進行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征文比賽,六一兒童節(jié)、元旦組織文藝演出等等。認真開展了法制教育活動,通過報告會、班會、手抄報等形式,廣泛宣傳教育,提高了師生遵紀守法意識。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教學模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爭取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努力開好家長會,大力推進家委會的建設,形成齊抓共管育人的新局面。
活用“三張名片” 打造誦讀“文化盛宴”。 “讀”樹一幟。把經典文化教育引入課堂,晨讀一語,日行一善,周明一理,月養(yǎng)一習,每天誦讀優(yōu)秀古詩詞、名言警句,本著分類失策,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根據學生年齡層次和認知程度,引導不同年級學生,鼓勵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領讀、對讀、齊讀、接龍讀、分組讀、比賽讀、分角色讀等方法,把讀與誦、讀與唱、讀與演結合起來,鼓勵師生共誦,同儕共進。“讀”辟新徑。利用QQ群、校訊通、家長會、家委會等平臺,下發(fā)課外閱讀推薦篇目,發(fā)動家長與孩子同讀一本書,共同交流,在讀中成長。圍繞“以德促學”成立經典誦讀、情感閱讀、文學社等文學社團,增強師生文化素養(yǎng),點燃師生閱讀激情。“讀”領風騷。從文化建設入手,積極創(chuàng)設清新典雅、無“儒”不入的校園氛圍,教學樓、圖書室、閱覽室、校園走廊等處張貼、懸掛關于日常行為操守的名人名言、名人畫像、名品佳作,延伸閱覽室,建立書畫室、讀書亭、讀書吧;書柜櫥窗,展現(xiàn)文化底蘊;溫馨標語,透出人文氣息,真正實現(xiàn)“讓每一面墻壁會說話”,“讓每一寸土地能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