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體外殺傷癌細胞實驗表明,殺傷率都達到了90%,說明新工藝制備的NK細胞具有優(yōu)良的殺瘤效果。
山東省臍血庫研發(fā)團隊實現(xiàn)了從冷凍臍帶血細胞中高效定向誘導出NK細胞的技術突破,這就意味著出生時存儲一份臍帶血,不僅僅儲存了造血干細胞,而且也相當于進行了免疫細胞的儲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通訊員 崔可心 石超群
目前,癌癥已成為全球第二大死因,大約六分之一的死亡是由癌癥造成的,而且癌癥趨于年輕化。長久以來,腫瘤科醫(yī)生一直依靠傳統(tǒng)的三大癌癥治療方法——化療、手術和放射治療,來制訂他們的治療方案。
傳統(tǒng)的三大癌癥治療方法,在臨床治療過程中有很大的局限性,治療效果有限,且副作用明顯,而且對患者的生存質量產(chǎn)生不良影響。另外,由于癌癥病人機體自身的免疫缺陷或手術、放療、化療所造成的免疫損害,新生和殘留的癌細胞得不到及時清除,從而導致癌細胞增殖、擴散、轉移造成病情的進一步發(fā)展。因為傳統(tǒng)方法的局限性,最近科學家正致力于建立第四種方法——免疫細胞療法。
免疫細胞治療這個領域在近年呈現(xiàn)爆炸式的發(fā)展,已經(jīng)被公認為二十一世紀腫瘤治療模式中最有發(fā)展前途的一種治療手段。自然殺傷(NK)細胞是此方向研究的熱點。足夠數(shù)量的、高功能性的NK細胞,可以高效地殺傷癌細胞。NK細胞治療配合放化療,可以有效清除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后逃逸的腫瘤細胞,使得徹底清除體內(nèi)癌細胞成為技術可能。
令人頭疼的是,盡管NK細胞免疫治療技術潛力極大,但是一個關鍵的難題是:NK細胞從哪里來呀?一個癌癥病人需要NK細胞進行治療的時候,從自身細胞得到NK細胞(即所謂“自體免疫細胞治療”概念)往往由于各種原因變得不現(xiàn)實,比如身體過于虛弱;而從其他人獲得NK細胞(即所謂“異體免疫細胞治療”概念)往往是遠水解不了近渴。
求人不如求己!最近,一個重磅好消息來了!山東省臍血庫經(jīng)過多年的技術攻關,成功從液氮保存的臍帶血細胞中高效、定向誘導培養(yǎng)出NK細胞。新技術生產(chǎn)出的NK細胞有優(yōu)異的殺傷癌細胞效率,且培養(yǎng)中不含滋養(yǎng)層體系,不使用動物血清,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這一重大技術進展,使得從冷凍臍帶血為起始,生產(chǎn)功能性NK成為可能,為以凍存臍帶血為生物材料的免疫細胞治療,奠定了技術可能性。
提前給自己留一份免疫細胞作為儲備,即使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還有柳暗花明的機會。研究表明,臍帶血中第二大免疫細胞是NK細胞,且含量豐富,所占比例是外周血的3倍,對于無法及時獲得自身或他人正常免疫細胞的患者,臍帶血可以作為免疫細胞來源,相比從患者體內(nèi)采集的淋巴細胞,臍帶血作為免疫細胞來源培養(yǎng)NK細胞具有更多優(yōu)勢:沒有腫瘤污染、沒有放化療損傷、細胞年輕、功能更強、效果更持久、自體細胞沒有任何的免疫排斥。
人出生采集臍帶血的機會只有一次,一旦錯失將永遠無法挽回。從冷凍保存的臍帶血細胞誘導功能性NK這一重大技術進展,再一次印證了這個樸素的道理,并必將大大促進臍帶血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