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件皮草外套,送到干洗店清洗,衣服下擺部位卻被染上了綠色,這讓市民董女士很是郁悶,更讓她無法接受的是朵拉干洗店的推諉態(tài)度。16日上午,工商部門表示干洗店是否應賠償還需要相關部門進行責任鑒定。
10月25日,董女士將寶藍色的皮草拿到和諧廣場地下一層的朵拉干洗店干洗。11月1日,董女士取回皮草時發(fā)現(xiàn)下擺部位被染上了一條綠色。“這件皮草買來的時候挺貴,向干洗店討說法,對方卻說衣服是送到廠家清洗的,拒絕賠償。”董女士說,對方稱可以將衣服返回廠家重新干洗。
幾天后,董女士再次聯(lián)系朵拉干洗店,得到的答復卻是“衣服不是染色,而是洗出來的顏色”,董女士要求干洗店賠償損失遭拒絕。15日,董女士致電朵拉干洗店詢問皮草的清洗狀況,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對于皮草干洗后“變臉”的原因,該干洗店店長16日上午對記者表示,董女士皮草上的綠色是干洗的結(jié)果,并非染色,且皮草都是送到高新區(qū)的廠家進行單獨手工清洗,因此排除了被染色的可能。
針對此事,記者采訪了工商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jù)《山東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洗染業(yè)經(jīng)營者應當與消費者共同確認洗染前的衣物狀況,并在服務單據(jù)上注明。造成衣物損壞、串色、染色、遺失的,應當退還收取的費用,并承擔賠償責任。董女士是和朵拉干洗店發(fā)生了交易行為,董女士可去申請權威鑒定,如鑒定后明確責任在于商家,消費者可向商家索賠。 1/2 1 2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