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德州市農業(yè)科技創(chuàng)新園的大棚里,見到鵪鶉蛋大小的紫紅櫻桃掛滿枝頭,摘一顆品嘗口感香甜。
這是市農科院嫁接的櫻桃品種第二年坐果。該品種株高2.5米,經測產,畝產量達1500公斤。第二年穩(wěn)定高產,標志著矮株高產大櫻桃的培育成功。“櫻桃好吃樹難栽。過去的櫻桃樹株高、采摘難、個頭小、產量低,移栽難成活。為了調整農村產業(yè)結構, 5年前,我們成立了大櫻桃課題組。”市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譚月強介紹。
經過5年攻關,課題組工作人員成功將櫻桃嫁接到了矮生砧木上,并實現矮化密植。他們培育的櫻桃品種不僅樹木耐低溫、抗冷害或凍害能力強,而且櫻桃高產早熟、果實外觀好、糖分高且耐儲存。
目前,市農科院組培中心每年為市場提供大櫻桃種苗2900余萬株,可以露地種植,也可以在大棚內種植。市農科院專家負責技術指導,種苗成活率在96%以上。市農科院提供3年齡種苗,農民買回家后種植,兩年就可豐產。譚月強介紹:“普通的樹木1畝地可種植70至90棵,而這種‘矮樹’可達120至130棵。不僅如此,它可以早上市7至10天,單棵樹可增產7%至10%。該樹種由于花芽緊湊,畝產一般能達到1500至2000公斤。目前這批樹屬初期結果,每棵單產5公斤,明后年產量將達20公斤。”
德州市農科院黨總支書記、理事長賀洪軍表示,針對德州櫻桃規(guī)模種植的短板,今后,將加大大櫻桃矮化品種的推廣,惠及更多的農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