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派接山鎮(zhèn)辛莊村第一書記張濤從群眾身邊的一點一滴小事做起,真心辦實事,傾心解民憂,用實干譜寫著一名第一書記的為民之歌。
寒冬時節(jié),接山鎮(zhèn)辛莊村村委會門口卻是熱鬧非凡。在第一書記張濤的牽頭聯(lián)系下,縣里的送文化下鄉(xiāng)團隊今天開進村里,為基層群眾送歡樂、送祝福。
縣派接山鎮(zhèn)辛莊村第一書記張濤:“我們和縣文旅局、縣文化館結合,開展了送文化下鄉(xiāng)活動,給群眾送來了豐富的節(jié)目,并且邀請我縣幾名書法家給群眾現(xiàn)場寫對聯(lián)。”
張濤告訴記者,作為第一書記,扶貧更得扶志。通過送文化下鄉(xiāng)的形式,不僅能豐富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更讓大家知黨恩頌黨恩,進一步激發(fā)脫貧致富的內(nèi)生動力。
活動現(xiàn)場,耳熟能詳?shù)膫鹘y(tǒng)戲曲讓村民們連連叫好、意猶未盡,連說話都透著欣喜。揮毫潑墨的書法家身邊也圍滿了村民,紅紙上的一幅幅春聯(lián)、一個個福字行云流水,更添了些年味兒。村民連連夸贊第一書記,感激黨的政策好。
接山鎮(zhèn)辛莊村村民王啟才:“領了福字,心里很高興,第一書記對村民不孬,很關心。”
接山鎮(zhèn)辛莊村村民劉樹珍:“服務到家,家家了解,天天走訪,第一書記在這里干的挺好,共產(chǎn)黨的政策好。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自從任職辛莊村第一書記,張濤就立志為群眾多辦實事做好事。他挨家挨戶上門聽群眾掏“心窩”、挖“窮根”。特別是對村里的28戶貧困戶,他夏天送風扇冬天送棉衣,處處留心、關懷備至,力所能及的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村民張成振的房子年久失修,張濤為他爭取農(nóng)村危房改造政策建了新房。兩位高齡鰥居老人沒錢看病,張濤為他們每人送去500元錢。一件件實事雖小,卻辦到了群眾心坎上。
村民武士順有祖?zhèn)麽勚漆u油醋的手藝。但由于是在自家院里加工,沒場地、規(guī)模小,導致他的生意一度中斷。張濤了解這一情況后,積極出主意想辦法,想著爭取各種政策扶持,幫助他把釀造生意做的更好更大。
縣派接山鎮(zhèn)辛莊村第一書記張濤:“我們商量著把場地給他謀劃一片,專門的小廠房建起來,資金我們也可以進行幫扶,前期的投入,我們可以幫扶一下。后期也可以利用政府的創(chuàng)業(yè)政策,我們出面爭取一些無息貸款。”
任職第一書記僅半年多的時間,辛莊村的道路硬化了,危房改造了,純凈水也通到了村里,群眾脫貧致富的勁頭更足了。但張濤卻停不下奔波的腳步,一直在負重前行加油干,讓鄉(xiāng)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