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孟一 高峰
本報通訊員 張麗君
日前,在曲阜市為民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服務中心”)寬敞明亮的辦事大廳里,曲阜市民張寶頂?shù)膶O子張磊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很快辦好了各種手續(xù),順利拿到了不動產(chǎn)權證,一些材料不全的問題,也現(xiàn)場通過“承諾+容缺”的方式一并解決,不需要再跑第二次。“老人年紀大了來不了,我又沒辦過這類業(yè)務,出門之前還挺怵頭的。沒想到工作人員把我材料里的遺漏都補全了,還全程帶著我辦理,必須點個大大的贊!”
原來,今年87歲高齡的張寶頂想要把新月灣的房子過戶給孫子,可因為房子此前沒辦不動產(chǎn)權證,需要先辦證再辦理贈予,兩個手續(xù)加在一起材料比較多、流程也較為復雜?紤]到老人年紀大、行動不便,服務中心不動產(chǎn)功能區(qū)為老人啟動了“預約上門”服務程序:工作人員通過上門簽字,拍攝照片上傳系統(tǒng),老人親屬再到現(xiàn)場辦理繳稅等手續(xù),前后不到兩個小時,困擾群眾的“麻煩事”就解決了。
群眾的需求就是服務提質的著力點。今年,服務中心按照“為群眾辦實事”的要求,推出“微創(chuàng)新、更便民”活動,主動從工作中梳理堵點、卡點,并積極通過“小”改革優(yōu)化服務流程和服務方式,18項細處著手的“微”創(chuàng)新解決了一批“沉疴痼疾”。
“我們的本職工作就是為民服務,因此,只有更多地換位思考、從‘心’出發(fā),才能化堵為疏、提升服務質量。”曲阜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局長朱寧波說,為持續(xù)和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改革,他們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一方面從工作中自我查找問題,一方面從辦事群眾中聽取意見,逐步梳理出了一張“難辦事”清單,而“老人難以掌握數(shù)字化辦理手段”“農用機械掛牌流程繁瑣”等非常具體的問題,也陸續(xù)浮出了水面。
過去,“三農”領域一直是政務服務改革的“盲區(qū)”。以農機手考領駕駛證為例,全流程前后共分4個環(huán)節(jié)、需要來回4次才能領到證,對此,服務中心在全省首創(chuàng)“買車(農機)即上牌”的基礎上,又推出了農機駕照“即過即發(fā)”模式。“該服務模式將原來的報名、理論考試、現(xiàn)場考試、拿證四個環(huán)節(jié)壓縮整合為理論考試、合格拿證兩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節(jié)壓縮50%,時間壓縮80%。”為民服務中心涉農事務二科科長袁文剛介紹,自今年6月份新模式實施以來,曲阜市已有100余名農機手享受到了這一創(chuàng)新服務帶來的便利。
老人們一聽要用手機辦業(yè)務就頭疼,于是,服務中心為他們量身定制了“掌上服務”;在進行公司注銷時,證、照要分兩次注銷很麻煩,“證照同銷”的政策便迅速出臺……當18項看上去都不是很大的“難辦事”一一轉化為“方便事”,“微”創(chuàng)新所發(fā)揮的作用就并不微弱了。
“‘微創(chuàng)新、更便民’活動著眼于一個‘微’字,不怕創(chuàng)新點小,只要能讓群眾辦事更便利更舒服,就是好點子。”朱寧波說,民需民盼是政務服務改革的立足點和不懈動力,政務服務一小步,便民惠企一大步,改革永無止境,他們將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前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