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上填個表,幾天就安裝好了,沒想到現在安裝充電樁這么方便。”泰山區(qū)徐家樓街道靈芝小區(qū)居民鄭春曉的感慨,道出了眾多新能源車主的心聲。今年7月,她購買了一輛新能源汽車,通過“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進行充電樁報裝申請,填寫身份證號和安裝地址后3個工作日便完成了電能表的安裝。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充電樁報裝成為不少車主關注的焦點。我市通過“一件事”集成服務改革,加快數據共享賦能、業(yè)務流程再造,將充電樁報裝申請、施工方案確認等事項整合為“一件事”,讓充電樁報裝從“多頭跑”變?yōu)?ldquo;指尖辦”,辦事效率提升超50%,目前已惠及1200余戶居民。
過去,像鄭春曉這樣的車主,需要親自到供電營業(yè)廳提交一沓材料,包括身份證、物業(yè)允許安裝證明、車位產權證、電動汽車擁有證明,還要提供停車位現場環(huán)境照片,并等待供電公司出具外線施工方案。最讓人頭疼的是,這些材料往往需要往返于物業(yè)、社區(qū)、供電公司等多個單位之間,整個流程下來至少需要15個工作日。
如今這一煩瑣流程得到了徹底改變。“首先是材料‘大瘦身’,我們取消了物業(yè)登記證明、鄉(xiāng)村居民車位產權證明等材料,不再要求車主提供停車位平面圖或現場環(huán)境照片,改由供電公司現場勘查獲取。”市發(fā)改委電力科副科長朱建華說,“過去需要群眾自己跑腿辦理的事項,現在也全部由數據‘跑腿’來完成。”
據介紹,通過數據賦能,“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市一體化大數據平臺與供電公司電力營銷業(yè)務系統深度貫通,居民身份證、營業(yè)執(zhí)照、車位產權證等電子證照在報裝環(huán)節(jié)實現了線上調用與核驗。同時,依托一體化大數據平臺和公安系統數據共享優(yōu)勢,我市在全省首創(chuàng)“電動汽車擁有證明”系統核驗功能。“當居民提交報裝申請后,系統可自動調取車輛登記、購車信息,不再需要群眾提交購車發(fā)票、行駛證等紙質材料。”朱建華說,改革后,自用充電樁報裝材料精簡了70%以上。
材料做“減法”,服務做“加法”。在安裝環(huán)節(jié),我市創(chuàng)新“勘驗即確認”模式,將安裝方案與電力施工規(guī)劃融合進供電勘查流程。“編制接網方案、確定計量方案、改造方案等環(huán)節(jié),勘查人員現場一次性完成,對于具備直接裝表條件、不用配套電網工程的用戶,2個工作日內即可完成接電。”泰安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用電報裝專職負責人程岳雷說,目前居民自用樁平均接電時間縮至3個工作日,低壓公共樁為5至8個工作日,效率提升超50%,用戶滿意度100%。
線上線下融合的服務網絡更讓群眾辦事“隨時隨地”。據介紹,居民線上可通過“愛山東”政務服務平臺“高效辦成一件事”專區(qū)、“愛山東”App、“網上國網”App等渠道提供“一網通辦”服務,快速辦理充電樁報裝。線下服務同樣便捷,可到政務服務大廳電力窗口、供電營業(yè)廳、電力彩虹驛站享受“一窗受理”服務。“我們將持續(xù)深化充電樁報裝‘一件事’改革成果,探索拓展服務場景,優(yōu)化系統功能,提升數據共享質效。相信隨著改革持續(xù)深入,越來越多的群眾將享受到‘指尖辦’的便利。”朱建華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