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柳博會,成為對外推介臨沭乃至臨沂的重要窗口。為了讓更多的客商記住臨沭、記住臨沂,莫宗榮也在絨繡作品上呈現(xiàn)了更多的臨沂元素。
在莫宗榮絨繡作品的展廳里,一副來源于漢畫像石元素的絨繡作品,陳列于展廳顯眼位置,精湛的技藝繡出了漢畫像的那種古拙和大氣。工作室門口,一副剛剛繡好的“代代封侯”圖,其圖片素材是來源于沂水出土的一張畫像,良好的寓意使得莫宗榮將其通過絨繡再一次創(chuàng)作出來。
正值建國69周年,臨沂作為著名的紅色根據(jù)地,莫宗榮在新的作品中體現(xiàn)了臨沂革命老區(qū)踴躍支前的紅色故事,送軍糧、日出東方利中國等成為其新作品中的重要元素。
“臨沂,作為革命老區(qū),為中國的成立、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后人不應忘記,我通過絨繡這一門技藝,把這些紅色基因傳承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臨沭、知道臨沂、知道那種轟轟烈烈的沂蒙精神”,莫宗榮說。
面向國內(nèi) 讓絨繡得以更好傳承
為讓莫氏絨繡這門手工藝一直傳承下去,莫宗絨積極響應縣里開展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進中小學校園”活動,在臨沭縣的十余所中小學開設了絨繡課,她和公司的員工擔任絨繡老師既培訓學生,也培訓學校的教師,還為學校老師和學生編制了專門的絨繡課本。 4/5 首頁 上一頁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