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記者 支倩倩
通訊員 張聰聰
春已歸去,立夏已過,一年中最清新的初夏時節(jié)已經到來……花草斑斕,果香沁人,最富有生機的還屬綴滿枝頭的一串串黃杏了!
在官莊街道水峪村,依山傍水的肥沃土地上就有成片的杏林。金黃的果子擁擠著樹葉,橙綠交映,為夏天奉上了一場最絢麗的視覺盛宴。
與我們記憶中的酸杏不同,這里所種植的杏叫做“金太陽”“凱特”。這兩種杏果實圓形,果頂平,縫合線淺不明顯,兩側對稱;果面光亮,底色金黃色,陽面著紅暈,果肉橙黃色,外觀美麗,此外,該杏結果早、抗性強、耐瘠薄、抗鹽堿、耐低溫、陰濕、適應性強。
據了解,水峪村從1997年適應當地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開始種植桃、杏等特色林果。近年來,水峪村在保證糧食種植面積的同時,利用獨特水質、土壤、氣候等自然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桃、杏等果樹種植產業(yè),所產的林果色澤鮮美、口感香甜、備受消費者青睞,特色林果業(yè)已成為帶動增加農民收入、助力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
今年,水峪村杏產量預計將達到6萬斤,小小的杏子已經成為當地村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我們家種了5畝杏,我們這個產量挺穩(wěn),今年的價格挺好。一棵樹能達到300斤左右,價格在2.2-3.5塊錢一斤。我覺得挺好。”一村民表示。
看著群眾的歡喜,水峪村黨支部書記劉宗勇更是信心百倍,“咱這個杏今年也下來了,價錢很好,老百姓也挺滿意。對咱們農村來說,增收致富的根還要扎在土地上,得用特產特色為群眾增收,讓農民致富。下一步咱要圍繞咱這個杏,搞個特色旅游采摘啥的,讓咱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