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村位于海陽市方圓街道最東邊,西靠招虎山,北鄰古寨山,南有鏡子山,東有玉皇山。群山環(huán)抱,“抱”住了儒家村的好山好水,也讓向往外邊世界的年輕人紛紛出村。2014年,盛治波剛上任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1600畝地撂荒了二三百畝,2000多畝山巒多半是荒山。經(jīng)過7年努力,儒家村撂荒土地和荒山流轉(zhuǎn)出去,每年玉蘭花,蘋果、牡丹,金銀花等次第開放,幾乎成了花園。
“這邊是玉蘭園。”2021年12月31日上午,盛治波領(lǐng)著記者在村里轉(zhuǎn)起來,“一共300多畝。一到春天,紅的、白的、紫的、黃的,別提多漂亮了。”玉蘭園里,最大的樹已碗口粗細,賣苗子一株2000元左右。這兩天青島一家公司要來買10棵苗子,盛治波琢磨著從哪里刨,組織哪些村民來刨樹。“不能破壞了景觀,要不就影響了來年賞花。”
從玉蘭園出來往東走,村民盛治虎正在路邊修理蘋果樹。“咱把主干再修矮些,來年嫁接上海棠。”盛治波對盛治虎說,“這樣,咱村東這條路,到春天就更好看了。
再往東走,過了丁字路,是濟南一家企業(yè)建的牡丹園。“這邊200畝地,流轉(zhuǎn)出去4年了。”盛治波介紹,“油用牡丹,開花時,好多人來看。”
從牡丹園往南走,是一段山路,走三四百米后,豁然開朗,到了鏡子山腳下。山坡上,一行行干枯的金銀花枝,在蕭瑟中等待春暖生發(fā)。“這塊是煙臺一家中藥公司流轉(zhuǎn)的,近300畝,第5年了。”
從鏡子山腳下往西走,就到了櫻桃園。這片400畝,是煙臺一家公司流轉(zhuǎn)的,已是第4年。“今年春天,櫻桃就進入盛果期了,來年村里打算修修櫻桃園前這條路,好方便采摘。”盛治波說。
除了牡丹園、金銀花基地、櫻桃園,村里還有來自萊陽的一家企業(yè),流轉(zhuǎn)了60畝地,建了養(yǎng)雞場,海陽當(dāng)?shù)匾患移髽I(yè)流轉(zhuǎn)了200畝地,發(fā)展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
“現(xiàn)在一共流轉(zhuǎn)出去了300多畝地,700多畝荒山。”盛治波扳著指頭算到,“村里有外來企業(yè)9家。”
“這些企業(yè),都是俺書記坐著公交車,跑來的。”正走著,站在門口曬太陽的董吉玲聽到盛治波的話,插話道。
盛治波今年58歲,以前在海陽縣城做生意。擔(dān)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就吃住回到村里,先發(fā)展起玉蘭園。“光有這個園子不行啊!”盛治波說,“只有找來有錢的大老板,才能把村里的撂荒地和山地利用起來。”不會開車的他,一有空就從村東頭坐了公交車到海陽、煙臺、濟南、青島等地跑。遇到有意向的企業(yè),他有時連續(xù)跑三四趟。
“你看那里,是個300多畝地的大水庫。”盛治波領(lǐng)記者站到村里最高處,指著東北方向說,“我們這里有山有水,適合發(fā)展旅游,這兩年牡丹園、玉蘭園就招來不少游客,村里農(nóng)家樂最忙時一天賺三四千元。”
賺錢的不僅有農(nóng)家樂。儒家村戶籍人口720人,平常在家的也就有300人。除了年齡大的不能干活,其他人很容易找到活兒干。村民王秀青專門負責(zé)對接,組織村民到各企業(yè)打工。以玉蘭園為例,村民賣苗子一年就增收20多萬元;挖樹苗根據(jù)大小,一天工錢300-500元不等。
“我們打算再建個月季園,正在和河南南陽洽談。”盛治波自豪地說,“這可是個大項目。”
大眾報業(yè)·農(nóng)村大眾記者 魏新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