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秀美,高青縣花溝鎮(zhèn)北河村人。回憶起母親病倒那天的情景,邵秀美歷歷在目。1995年夏天,邵秀美像往常一樣打發(fā)自己9歲的大兒子去村南頭的姥姥家里陪伴寡居的老母親過夜。沒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兒子便慌慌張張地跑回家來,說姥姥怎么叫也叫不起床,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只瞪著眼卻開不了口說話。邵秀美一聽急了,連忙借了輛拖拉機,趕緊將老人送去就醫(yī)。經(jīng)過醫(yī)治的老人雖然病情好轉(zhuǎn),但還是落下了偏癱的毛病。
母親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誰來照顧她?家里一共姊妹四個,說起來個個都有難處。邵秀美的大姐年紀(jì)大,大姐夫去世后,她自己一直寡居;二姐耳朵聾,二姐夫得腦血栓,兒子還殘疾;四妹夫在工地干活時摔傷,還癱瘓在床。想來想去,邵秀美主動承擔(dān)起照顧偏癱老母親的重?fù)?dān),把老母親接到家里,直到2022年,這一照顧就是27年。
邵秀美對母親的孝心沒有豪言壯語,只是融在一個個平凡的日子里。
早上6點,邵秀美準(zhǔn)時起床做飯,然后伺候母親起床穿衣、背去解手、洗臉洗手、一勺一勺喂飯,天冷時背到屋里爐子旁的沙發(fā)里,暖和時背到院子里曬太陽,邵秀美100斤的身軀一天要背老母親進進出出不下十次。
因為老母親需要24小時陪護,邵秀美不敢外出打工掙錢。丈夫的精神狀況也時好時壞,好的時候可以出去打一點零工,但是家中主要生活來源還是依靠十來畝耕地,以及農(nóng)閑時邵秀美在家做手工草編。雖然種植經(jīng)濟作物掙錢多,但需要人工和時間伺候,邵秀美一人也忙不過來,沒辦法,她只好種植一些比較省心的小麥和玉米來維持生活。因為母親不能離人,她只能找點在家能干的活,為他人代工做草編,每天干到晚上十點也就做十來個,一天能掙20來元錢補貼家用。
在邵秀美的努力下,一家人雖說日子過得拮據(jù),但都孝心滿滿,F(xiàn)如今,談起邵秀美,周圍鄉(xiāng)鄰無不點頭贊嘆她的孝道和堅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