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竇浩智 通訊員 王銀申)今年以來,高密市咸家社區(qū)以黨建引領縱深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精心打造“俏羽藍”共富工坊,輻射帶動200余戶村民實現(xiàn)“家門口”就業(yè),實現(xiàn)村民增收200余萬元、村集體增收80余萬元。
鏈接各方,變“一人干”為“大家干”。“俏羽藍”共富工坊由萬畝良田家庭農場和周邊7個村聯(lián)合成立,整合村集體閑置土地、農場技術資源及訂單渠道,集中流轉土地1000余畝進行羽衣甘藍訂單種植。工坊主動承接瑞幸咖啡、山東唯可鮮食品、山東佳美食品等10余家企業(yè)羽衣甘藍采購訂單,對各村資源進行合理調配;工坊為種植戶制定標準化種植流程,種植戶依據訂單要求進行生產。目前,已成功舉辦三屆高密(咸家)羽衣甘藍推介交流會,持續(xù)推動種植戶、村集體、工坊、萬畝良田四方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精準賦能,變“留守人”為“生力軍”。“俏羽藍”共富工坊以“就業(yè)不離鄉(xiāng)”為目標,構建“彈性崗位”靈活用工體系,施行農事“鐘點工”,精準匹配留守婦女、賦閑農民碎片化時間。目前,工坊已吸納周邊留守勞動力300余人、月用工1500余人次,人均月增收2500元。開辦“共富大講堂”,通過工坊定期邀請農技專家舉辦講座,培訓大棚管理、電商直播等實用技能。邀請種田能手、工坊合伙人進行實地教學,大幅提升種植戶實操能力。目前已開辦培訓班11期,累計培訓200余人次,培養(yǎng)土專家、田秀才30余人。
強村富民,變“一家富”為“共同富”。“俏羽藍”共富工坊著力構建多元主體緊密聯(lián)結、多層級收益共享的利益共同體,構建覆蓋全鏈條的“三方聯(lián)結”分配機制,農戶通過流轉土地收獲保底土地流轉費,村集體通過招標外包獲取溢出土地流轉費和土地管理服務費;共富工坊每年給予村里100元/畝的日?醋o、管理費用。同時根據羽衣甘藍當年銷售收入,將每畝收入的3%以分紅形式回饋村里,平均每百畝增加集體收入約5萬元。通過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分配機制,農戶獲得固定收益和就業(yè)機會,村集體收獲持續(xù)穩(wěn)定的“造血式”增收,走出了一條互促共進、相得益彰的共富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