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 長期以來,龍桑小學把加強學校校本培訓作為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堅持實踐性和自主性原則,使教師在學習中豐富、在行動中反思、在科研中促進,使學校成為教師幸福成長的樂園。
校長走在“最前沿”。學校高度重視校本培訓工作,成立了“校長—主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務主任——學科組長和年級組組長”四級校本研修領導小組,教務處具體負責制訂研修計劃、組織、管理與考評,各學科組長和年級組組長負責具體實施,職責分明。在培訓中,校長身先士卒,通過不斷學習教育新理念,積極參加有關部門組織的各種活動,及時掌握教育新信息,發(fā)展新動態(tài),帶頭抓科研,做指導。
師能擺在“第一位”。學校注重營造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氛圍,確立了“一年合格,三年成才,五年骨干,十年名師”的教師隊伍建設目標,在校本培訓過程中,將打造高效課堂和提高教師專業(yè)成長作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采用“從教師中來,到教師中去”的模式,以提升課堂教學能力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載體,有針對性的把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作為培訓起點,讓校本培訓融入教學實際,契合教師需要,發(fā)揮了校本培訓的最大效益。
教研展現(xiàn)“生產力”。將校本培訓與教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做到研訓一體化。學校確立適合本校研究的課題,加大科研工作力度,激活教師的內需。在課題組研究的基礎上,邀請縣內外知名教師與骨干教師和青年教師一道,提煉課題,反思總結,增強教育科研水平,更好地為教育教學做好服務工作。
模式構建“多元化”。學校緊密結合實際,以“生動、互動、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為培訓重點,通過集體備課、同課異構、合作學習、制度學習、教師基本功訓練等豐富培訓形式和培訓內容,拓展培訓外延,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田家禮)
|
我來說說() |
|
上一篇:滕州張汪中學舉行“慶五四·誦美文”國學經典誦讀比賽 |
下一篇:平原一中 舉行2016級“18歲成人禮”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