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日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機電工程學院烈焱調研實踐隊走進王家坪革命舊址,參觀了軍委禮堂、政治部會議室、軍委會議室、毛澤東、朱德、彭德懷舊居等。
之所以選擇王家坪遺址開展教育活動,是因為王家坪遺址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抗日戰(zhàn)爭、國共內戰(zhàn)的赤色要地。當年,黨中央進駐延安后,軍委和總部機關在這里領導根據(jù)地軍民堅持了八年抗戰(zhàn)。日寇投降后,又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進攻。1947年3月18日,毛澤東、周恩來率部也由這里撤離,轉戰(zhàn)陜北。
實踐隊首先來到的是軍委禮堂,這是由7間高大寬敞、四角翹起的大瓦房。1943年12月,為了交流大生產(chǎn)運動的經(jīng)驗,八路軍總部在這里舉行了歡迎勞動英雄大會。朱德代表總部向勞動英雄致歡迎詞。他說:世界上真正的英雄是廣大的勞動群眾。在我們解放區(qū),依靠廣大群眾的自力更生,才有今天的豐衣足食。1945年8月15日,部隊在這里舉行了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大會。隨后,我們來到政治部會議室,這是兩間普普通通的平房,卻是當年毛主席由棗園搬到王家坪后會客的地方。可見,我黨八年抗戰(zhàn)的生活是多么的艱苦和不易。爾后,由軍委禮堂向西行,過了一座小橋就是參謀部住所,那就是朱德元帥的舊居。1941年3月,朱德元帥從楊家?guī)X搬到這里,一直住到1945年8月離開。我們看到這里正面有三孔窯洞,右起分別為辦公室、會客室、寢室。這三間普普通通的平房記錄了朱德元帥五年間所有的衣食起居,是不可磨滅的歷史烙印。
王家坪革命舊址帶領我們重溫了那段不平凡的歷史,同時也激勵新一代的共產(chǎn)黨員砥礪前行。通過這次參觀,實踐隊隊員們頗有感觸。隊員許晨曦感慨到:“現(xiàn)如今和平安定的生活是老一輩革命家、共產(chǎn)黨員用他們的艱苦生活換來的,我們應且行且珍惜。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一定要牢記延安革命精神,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另外,更要深入學習老一輩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革命情懷,爭取早日成為一名中國共產(chǎn)黨員、一名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
歷史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烈焱調研實踐隊的學習之路也未完待續(x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