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亚洲国产精品,伊人思思久99久女女精品视频,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small id="dmjri"></small>

    <td id="dmjri"></td>
  1. 
    
    <address id="dmjri"></address>

        首頁    山東    國內    社會    教育    旅游    房產    娛樂    企訊    女人    財經    科技    健康    家居  

         

         首頁 > 資訊頻道 > 一線故事 > 正文
           

        聊城:大棚村的“吃虧書記”

        2021-08-16 14:59:51  |  來源:  |  作者:  |  閱讀:次  字號: T   T
         

          文/圖 本報記者 許金松

          8月8日,立秋后的水城依然悶熱難耐,度假區(qū)于集鎮(zhèn)趙莊村的蔬菜大棚里更是熱得讓人透不過氣,而此時,趙莊村黨支部書記趙強在一座大棚內,看著村里豐收在望的圣女果喜不自禁。

          近年來,趙莊村憑借著規(guī)模化的蔬菜種植,走上了致富之路,而趙強也憑借著“吃虧書記”的名號,在村民心中樹立起了良好的形象。

          一人投資,全村受益

          為村民建起31座大棚

          從父輩開始,趙強家里一直從事建筑生意,通過兩代人的打拼,日子過得紅紅火火,也有了相對厚實的家底。

          致富不忘眾鄉(xiāng)親。2014年,趙強全票當選趙莊村黨支部書記。上任伊始,趙強便開始著手調整傳統種植模式,改變村容村貌。

          趙強說,趙莊村種菜有一定的歷史,但多年來一直未形成規(guī)模,種植技術也很落后,經濟效益低,這讓他深深認識到,要想把全村經濟搞上去,就要把高效農業(yè)當作重頭戲來抓,為此他曾數次到壽光、莘縣等地考察學習。

          2017年,趙強決心大力調整農業(yè)種植結構,發(fā)展蔬菜種植。經過趙莊村村“兩委”干部、全體黨員和村民代表開會研究,一致通過流轉土地120余畝(1畝約合666.7平方米),建設31座標準化高效集約蔬菜溫室大棚,低價轉讓給愿意經營的村民。建大棚需要資金較多,于是,趙強拿出了自己的全部家底600萬元。一人投資,全村受益,趙強成為趙莊村蔬菜種植的引路人,也成了村民心目中的“吃虧書記”。

          一座大棚年收入8萬元

          趙莊村走上科技致富路

          “如此大的投入,可不是腦門子一熱的事兒,開弓沒有回頭箭,要干就要干好!”趙強說話擲地有聲。

          趙莊村新建的蔬菜大棚引進了壽光現代化日光溫室大棚的管理技術,大棚四周采用土培,頂部采用鍍鋅鋼骨架支撐保溫被防寒,底部采用水肥一體化灌溉。水源來自80米深的無污染地下水,蔬菜的生產實現無公害原生態(tài)化,全部使用黃腐酸有機肥料,病蟲的防治使用生態(tài)農藥。在生產經營上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fā)展模式,打造無公害有機蔬菜品牌,全面提升趙莊村有機蔬菜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

          “我家現在有2座大棚,一年下來純收入可達16萬元左右。”村民席傳勝正在高興地搬運著剛剛送到地頭的西紅柿種苗。他今年剛收獲了一茬長豆角,正在為下一次豐收做著準備。

          趙莊村的大棚種植以西瓜、辣椒、西紅柿、黃瓜、豆角等果蔬為主。規(guī)模化的蔬菜種植,科學的種植技術,使無公害原生態(tài)的種植產品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天津等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目前,趙莊村的每座蔬菜大棚可實現年收入8萬元,村民年人均收入增長2000多元,引導全村走上了科技致富的道路。

          記者在采訪時發(fā)現,趙莊村每位村民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規(guī)劃建設育苗基地

          打造產業(yè)循環(huán)鏈條

          原來的趙莊村是一個不足1000人的偏僻村莊,村里全是土路,遇到雨天更是寸步難行,這也給趙莊村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帶來了極大困難。

          “大路大富,小路小富,高速公路快富。”趙強深刻認識到道路交通對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于是,他多方籌集資金,對村內主要街道進行了硬化,并鋪設了水泥路面。近兩年,趙莊村還統一進行了綠化升級。道路暢通了,不僅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出行,改善了居住環(huán)境,也給村里的蔬菜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趙強表示,根據村里的發(fā)展需要,他準備在現有蔬菜種植基地的基礎上,建設一座高標準智能化的溫室育苗基地,項目建成后,可解決村民蔬菜種植的種苗供應問題,打造優(yōu)質、高效、節(jié)約農業(yè)生態(tài)生產的產業(yè)循環(huán)鏈條。

          “把優(yōu)質、綠色、有機農產品經營作為推進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提高農業(yè)產業(yè)化水平,推進農業(yè)規(guī)模化、集約化發(fā)展,帶動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讓大家的日子過得更幸福,這就是我的目標!”趙強坦言。

        我來說說(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上一篇:臨沂:推進漁業(yè)政務改革 方便漁民辦事
        下一篇:威海:把好事辦到群眾心里
         
        0
         
         
         
         
        推薦資訊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增收
        共富車間助力群眾就業(yè)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業(yè) 多點發(fā)力點亮綠色經濟
        寧陽:持續(xù)壯大林果產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觀走訪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
        “青衿致遠”實踐團參
        種下“牧草綠”,治愈“鹽堿白”
        種下“牧草綠”,治愈
         
        欄目最新
        欄目熱門
         
         
         
        版權聲明   |   網站簡介   |   網站導航   |   頻道招商   |   聯系方式   |   友情鏈接
        山東信息港 ingsd.com